追踪代码
全球终端风电装机稳步提升测算全球及中国风电法兰市场空间。2019年风电塔筒平均成本约900元/kw,假设成本结构中风电法兰占比约20%,且两者平均成本均维持5%年降幅,则2025年风电法兰平均成本约132.3元/kw。
考虑到风电法兰毛利率约30%,对应2025年平均价格约189.0元/kw,测算可得2025年全球风电法兰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36.3亿元,2019-2025年6年复合增速7.24%;2025年中国风电法兰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1.2亿元,2019-2025年6年复合增速14.76%。
中国轴承消费与生产份额占世界比值不匹配,分别为30%和20%。全球轴承消费主要分布在亚洲、欧洲和美洲,分别占比50%、25%和20%,其中中国消费占比30%。轴承生产份额被瑞典SKF、德国Schaeffler、日本NSK、日本JTEKT、日本NTN、日本NMB、日本NACHI、美国TIMKEN这四个国家八家大型跨国轴承企业所垄断,占比达70%。
国外企业在高端轴承的材料、设计、制造、试验和检测等方面均有领先优势。生产高端轴承的材料需要有高端的冶炼技术、精密锻造技术、热处理变形技术以及晶粒度控制技术等,这些技术均会影响轴承载荷能力、振动噪声性能波动、寿命等。
在设计方面,我国缺乏单元化、集成化的轴承设计能力,大多是研仿进口产品;而国外企业具备独有的系统化设计能力。在制造方面,国外企业工艺成熟,产品质量一致性、可靠性均比较高,精度达P2级,而我国产品质量一致性较低,精度为P4级。
在试验方面,国外企业更是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,累计时间超过了150万小时,远高于我国的30万小时。在检测方面,国外企业拥有更高精度的测量仪器设备,产品性能检测能力优于国内企业。我国轴承产业聚呈现明显的聚集性,3MW以上风机轴承主要依赖进口。
我国轴承产业主要分布在瓦房店、洛阳、聊城、长三角以及浙东等地区,聚集性明显。其中瓦轴、洛轴、哈轴为我国三大轴承企业,均成立于建国前后,均是我国轴承产业分布区中的核心企业。
受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研发力量等因素的制约,我国主要生产中低端轴承,并且主要应用在工程机械、汽车等传统领域,中大型高端轴承仍依赖进口。目前在新能源的风电领域,3MW以下的风机轴承已基本实现国产化,3MW以上的风机轴承,特别是主轴轴承仍依赖进口产品。